我國銅礦富礦少、貧礦多,礦石品位普遍偏低,同時還存在大量的難處理低品位氧化銅礦。銅礦床中常伴生有鉛、鋅、鎳、鉬、氧化鎢、鉍、金、銀和黃鐵礦等,當伴生元素超過一定含量時,應考慮綜合回收。云南某銅金礦氧化率高,銅金連生緊密,嵌布復雜。為有效富集銅并綜合回收伴生金、銀,本研究根據(jù)該銅金礦礦石性質(zhì)進行選礦工藝試驗研究,為類似生產(chǎn)提供技術(shù)參考。
1、氧化銅金礦性質(zhì)
本研究礦樣采白云南某地,屬氧化銅金礦,其礦石構(gòu)造復雜,嵌布細密。銅礦物以孔雀石為主,呈浸染狀、細脈狀,甚至以包裹體形式賦存于褐鐵礦和其他脈石之間;金礦物分布較為分散,多呈微細粒充填于孔雀石的裂隙中,同時與其他脈石礦物如石英等嵌連關(guān)系密切。
礦石中的有價元素為銅、金、銀,其他金屬元素如鉛、鋅等含量均較低,未達到綜合回收的品位要求。礦石中的銅主要為自由氧化銅,分布率為68.25%;結(jié)合氧化銅含量較高,分布率為24.60%;硫化物中銅分布率7.14%。
2、氧化銅金礦選礦試驗
試驗礦樣為典型的氧化銅金礦,礦石中礦物組成多樣,嵌布細密且復雜,較難產(chǎn)出單一的銅精礦和金精礦。礦樣中金礦物主要充填于孔雀石裂隙中,因此,試驗將以銅礦物作為金礦物載體,采用銅金混合浮選工藝流程,工藝流程見下圖。最終產(chǎn)出銅、金、銀混合精礦。
(1)磨礦細度試驗
綜合考慮浮選指標,磨礦細度以-200目占80%較為適宜。
(2)調(diào)整劑選擇試驗
氧化銅金礦浮選中常用的調(diào)整劑包括碳酸鈉、硫酸銅、硫化鈉等。近年來,硫酸銨作為氧化礦浮選活化劑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,有研究表明,在磨礦階段同時添加硫酸銨與硫化鈉,不僅可以增強二者的協(xié)同活化作用,還可以降低硫化鈉過量導致的抑制效果。
經(jīng)試驗,最終選擇硫化鈉+硫酸銨的藥劑組合作為該礦石浮選的調(diào)整劑。硫化鈉適宜的用量為1200g/t,硫酸銨適宜的用量為1200g/t。
(3)捕收劑試驗
黃藥類和黑藥類捕收劑是氧化銅金礦浮選中常用的捕收劑|。試驗考察了乙基黃藥、丁基黃藥、異戊基黃藥、bql、丁銨黑藥、25#黑藥等捕收劑對浮選指標的影響。最終確定bql+25#黑藥組合作為該礦石的捕收起泡劑,對其用量進行試驗,確定粗選bql用量為400g/t、25#黑藥用量為60g/t。
3、氧化銅金礦選礦工藝流程
通過銅金混合浮選工藝流程,經(jīng)“一粗二精二掃”的混合浮選,最終獲得了銅品位18.37%、金品位78.15g/t、銀品位234.40g/t的銅金銀混合精礦,銅、金、銀的回收率分別達65.85%、80.05%、74.45%,目的金屬得到了有效回收,浮選指標較好。